什么是黄牛机器人以及如何阻止它们?

最后更新于 2025年7月1日
Scalping-Bots

随着过去几十年数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虽然让我们更容易购买和享受各类产品与服务,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如今,从食品到家具,甚至演出门票,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轻松在线购买。

与此同时,恶意行为者也在不断精进其黑客技术,并借助软件和自动化工具以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黄牛就是其中一种常见手段,尤其在数字票务及各类娱乐产品购买中屡见不鲜。

什么是黄牛机器人?

黄牛机器人(Scalper Bots)也称为抢购机器人,是用于自动购买热门或限量商品的程序,如运动鞋、游戏主机、演出票和收藏品。
这些商品一旦被抢购,通常就会被加价转卖以赚取差价。

黄牛机器人的关键优势在于:它们能实时监控网站,一旦发现商品上架,就能在几秒内完成结账流程。而普通消费者通常需要至少30秒才能完成这些步骤,黄牛机器人不到1秒就能搞定。

黄牛机器人的兴起,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对于电商平台和零售商而言,机器人可能导致库存迅速售罄,合法消费者无法购买到商品,从而引发客户不满、损害品牌声誉并导致收入损失。

如今,黄牛机器人已经发展为一条完整产业链,主要有两种运作方式:

  • 个人黄牛:个人用户购买脚本或软件,在本地电脑或云服务器上运行。
  • Bot 即服务平台:通过订阅形式,向几乎没有技术背景的用户提供黄牛机器人能力。

黄牛机器人是如何运作的?

以下简要介绍它们如何运作以及如何绕过安全防护:

实时监控目标网站

黄牛机器人通常先通过抓取网页或调用后台 API 来实时监控产品库存、价格及 SKU 变化。更高级的机器人还会扫描活动页面、监测社交媒体动态,捕捉产品即将发售或补货的信号。

自动加购并结账

一旦检测到商品可购买,黄牛机器人会立即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并直接进入支付流程,速度远超人工。

为了规避检测,黄牛机器人会模拟鼠标移动、页面滚动等人类行为,以绕过防御系统。有时它们还会把商品加到购物车后长时间不结账,进一步占用库存,导致真正的用户无法购买。

高级规避手段

为了提高成功率并降低被封禁的风险,黄牛机器人通常具备多种规避技术:

  • 批量创建假账号:突破购买限制,获取更多商品。
  • 验证码破解:集成第三方或内置的验证码解决方案,自动跳过验证码环节。
  • 代理网络 IP 伪装:通过轮换住宅或移动代理来隐藏真实 IP,从而绕过基于 IP 的限流或封禁。

借助 AI 自动化工具日趋成熟,黄牛机器人愈发智能,能实时调整策略以对抗反爬机制,检测与拦截变得更具挑战。

黄牛机器人的类型

根据用途和攻击方式不同,黄牛机器人可细分为以下几类,覆盖典型的自动化抢购流程:

Types-of-Scalping-Bots.png
  • API 抓取器:直接调用公开或暴露的 API,获取库存、价格等实时数据,比前端用户更快发现购买机会。
  • 预备机器人(Pre-Bots):在商品或票务正式开售前,提前注册并验证账号、预存支付信息,为开售瞬间秒购做好准备。
  • 自动填表器:在结账阶段自动填写常用信息(如姓名、地址、支付卡),显著加快结账速度。
  • 自动刷新机器人:不断刷新商品或活动页面,实时监测库存变化,一旦检测到上架立即下单。
  • 票务抢购机器人:用预加载的账号和支付信息,在演唱会门票开售瞬间提交订单,完成最后的抢票流程。

如何防御黄牛机器人?

如今的黄牛机器人速度更快、伪装更深,仅靠静态封禁列表或基础验证码已远远不够。企业需要基于行为的自适应防护,重新掌握主动权,具体做法包括:

• 行为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用户的鼠标移动、滚动轨迹、键盘输入等行为信号,有效区分真人与机器人。因为真人操作天然带有随机性和互动性,现代的机器人防护系统可持续学习这些特征,及时发现异常。

• 设备指纹识别

尽管黄牛机器人会频繁更换 IP、User-Agent 和 Cookie,但设备指纹识别能进一步采集浏览器类型、屏幕分辨率、时区、字体和硬件信息,从而将看似无关的会话关联到同一自动化工具或僵尸网络,揪出伪装。

•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模型能实时分析海量数据,识别新型黄牛策略与规避手段,自动构建行为基线并适应新攻击,实现远超静态规则的动态检测。

• 动态响应

成熟的机器人防护平台并不仅仅是阻断请求,还会根据风险级别调整响应。对于低置信度可疑流量,可以触发额外验证或验证码;对于高危行为,则可限流甚至通过蜜罐返回伪造内容。这种分层机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兼顾用户体验。

• 流程分析

虽然不是所有机器人行为都具备恶意意图,但往往会偏离正常用户操作流程。例如正常用户通常会搜索、查看详情、加购再结账;而黄牛机器人可能跳过搜索,直接高频访问商品详情页或反复加购却从不结账。通过定义期望的用户路径,安全系统可实时识别异常流程。

• 威胁情报

结合内部监测与外部数据,持续更新高风险 IP 和已知黄牛基础设施名单,来自这些来源的请求可直接基于信誉阻断。

• 托管的机器人分类与自定义白名单

成熟的机器人管理平台会维护已知良性(如 Googlebot、Bingbot)与恶意机器人的目录,同时允许企业自定义内部爬虫或 SEO 工具白名单,避免误判,确保安全控制的精细化。

CDNetworks Bot Shield (Bot防护与管理) 解决方案

以上防御措施固然重要,但要真正保障业务安全,还需超越传统的机器人检测。这正是CDNetworks Bot Shield (Bot防护与管理) 的优势所在 —— 通过多层防护体系,有效抵御最先进的黄牛机器人及自动化威胁。

CDNetworks 融合了机器学习实时监控高级行为分析,可持续适应不断演变的黄牛策略。

此外,CDNetworks 还可与WAAP(Web 应用与 API 保护)集成,实现超越机器人防护的全面安全,包括DDoS 防护Web 应用防火墙(WAF)API 安全。这些核心能力再辅以AI 引擎,持续分析流量、识别异常,并自动调整策略,应对新兴威胁。

关于黄牛机器人的常见问题

1. 黄牛机器人违法吗?

黄牛机器人本身并非绝对违法,但其使用可能违反网站服务条款,甚至触犯当地法律。尤其当它们扰乱市场秩序或损害消费者权益时,可能引发法律诉讼。

2. 哪些行业最容易受害?

凡是涉及限量、高需求商品的行业都容易遭遇黄牛机器人,包括:

  • 电商平台(售卖电子产品、潮流服饰、收藏品)
  • 票务平台(演唱会、体育、剧院门票)
  • 游戏公司(热销主机、限量游戏包)
  • 奢侈品零售(限定发售手表、包包)
  • 航空与旅游(促销票、限量优惠)
  • 美妆护肤品牌(高热产品或限量活动)

这些坏机器人往往先行抢购,再高价转卖,既影响用户体验,也损害品牌声誉。

3. 如何检测网站上的黄牛机器人?

可通过监测异常行为(如同一 IP 快速多次下单或极短时间内完成结账)发现黄牛活动。CDNetworks Bot Shield (Bot防护与管理) 可实时分析流量,检测可疑行为并自动阻断,保护网站安全。

4. 可以彻底阻止黄牛机器人吗?

虽难以彻底根除黄牛机器人,但可大幅降低其影响。通过限流、验证码等手段,再结合 CDNetworks 的先进机器人防护,可有效拦截隐蔽型机器人,保障真正客户的公平体验。

免费试用
CDNetworks

我们的多数产品都有14天的免费试用。无需信用卡。

探索更多

云安全

CDNetworks 自适应安全如何简化应用层(L7)DDoS 攻击

面对日益复杂的应用层(L7)DDoS 攻击,CDNetworks 的自适应、行为分析防护,帮助企业轻松守护网站和应用,保障业务持续稳定。

了解更多 »
云安全

CDNetworks AI 安全:让企业从容应对日益复杂的威胁

CDNetworks 将 AI 深植于安全架构之中,让企业轻松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安全稳健。

了解更多 »